『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终章 飞翔的文明[2/3页]
虽然大战结束后不久,一些有着科学背景的全体代表就意识到了量子计算机有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以立法的方式禁止开发具备高级智能的人工系统,也就是不准科学家赋予计算机高级人工智能。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阻止量子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全面应用,实际上任何法律都不可能阻止科学技术的前进步伐。
仅仅十年,既在2073年左右,量子计算机就成为了人类社会的唯一计算机。
这也很容易理解。不管是电子计算机还是神经网络计算机,实际上都是基于电磁技术的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发展到极限的时候,通信延迟已经成为限制计算机速度的关键技术,而神经网络计算机只是用更多的微处理器来解决运算频率不足的问题,发展到极限,电磁通信延迟仍然是最大的瓶颈。量子计算机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即其基础是量子通信,而不是电磁通信,所以不受电磁通信延迟影响。从理论上讲,量子通信没有延迟,也就不会对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产生任何影响。频率不受限制,再加上在神经网络计算机技术上积累下来的联合应用技术,量子计算机很快就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提高了一万倍!
量变,必将引起质变。
当计算机能够在一眨眼的功夫完成全球150亿人在地球有可能存在的100亿年中都无法完成的计算工作的时候,计算机的能力就不在人之下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宫雪铭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即利用“信息重建”。
当然,这不是针对0和1这样的数字信息,也不是针对计算机,而是针对发明与使用计算机的人。oo-┈→ωωW.bKXS.иΣㄒ༊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把一个人与存在相关的所有信息都用0与1来编写,也就是用一段数字信息来代表某个人。如果这个数字信息最终能够还原,并且误差在人体自身的控制与容忍范围之内的话,就能实现人体的跨空间转移。
毫无疑问,这一步真要迈出去的话,那绝对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
用后世的评论来说,这是人向神迈进的第一步!
可以说,这才是宫雪铭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黎志强加入了宫雪铭的科研团队,并且很快就成为宫雪铭的关门弟子,而且是宫雪铭在“信息重建”技术理论上的得大成者。
大约在2075年左右,宫雪铭的理论研究得到政府秘密支持。
仅仅5年之后,宫雪铭就开始用生物做实验。
最初只是蓝藻这样的单细胞生物,而且不太成功。不管怎么说,人不是上帝,也就不可能像上帝创造世界那样去把生命变成信息。直到2081年,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在2073年的基础之上由提高了上万倍,加上量子阵列通信技术成功应用,“信息重建”实验才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实现了单细胞生物重建。
与单细胞生物相比,人类不过是由更多的细胞组成的生物而已,只有量的差距,没有质的差别。可以说,重建蓝藻,已经为“重建人”打下了基础。也就在这个时候,宫雪铭亲自出面说服政府启动了在月球建造环形加速轨道,并且在“地月引力中心”(即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刚好抵消的地方)建立宇宙基地,为人类文明飞出太阳系,飞向更加辽阔的银河系打下基础。
非常不幸的是,这个计划得到批准之后不久,宫雪铭教授就与世长辞了。
重要的是,这个也许算得上是人类文明地球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在去世之前就已经安排好后事,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科学财富。
由他亲自主导与推动的科研项目均有接班人。
黎志强就是“信息重建”工程的接班人。
外界并不清楚,2113年时的黎志强实际上已经是“第三个”黎志强了。虽然政府并没批准在人身上做实验,按照计划,要到2313年,也就是200年之后,才会在人身上做第一次重建实验,但是如同之前不允许发展量子智能技术一样,这些法律对科学家本身没有任何约束。
当然,信息重建只是人类迈向银河系时代的一项技术,或者说是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不管怎么说,人类本身就是物质生物,而不是信息生物,所以人类要向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都得依靠物质,极其庞大的物资基础。
这就是建立在环月轨道与宇宙基地之上的“天狼星一号”宇宙飞船。
这艘与环月轨道、宇宙基地同时建造的宇宙飞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宇宙飞船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宇宙飞船之一。虽然早在2075年,人类就踏上了火星,并且在火星上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在火星上发现了非常宝贵的稀有金属矿藏);短短十五年后,人类的第一艘无人宇宙飞船就落到了木卫三上,并且带回来了数百万吨的固态氢;2095年,人类的脚
终章 飞翔的文明[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