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终章 飞翔的文明  国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终章 飞翔的文明[1/3页]

  终章飞翔的文明

  2113年10月31日,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除了庆祝以共和国为首的集约集团联盟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避免了邪恶的美帝国主义集团统治全人类之外,还是人类文明迈向太阳系外的开始。

  黎志强即是这伟大时刻的见证者,也是这伟大行动的参与者。

  一切的一切,还得从五十年前的那场夺走了数亿人性命的世界大战说起。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几乎破坏了整个世界,让引领人类世界数百年之久的西方文明在短短数年之间分崩离析,沦落为二流文明。更重要的是,这场世界大战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大爆发”。有意思的是,上一次科技大爆发也与世界大战有关。毋庸置疑战争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最大力量,在疯狂的战争时期,没有科学家不敢做的,只有政治家不敢想的!

  第二次科技大爆发的核心就是量子技术。

  量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只算得上是个开端,好比以相对论为基础制造出原子弹一样,只是打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大门。虽然到大战结束的时候,量子技术仍然集中应用在通信领域,甚至大战后二十多年,量子技术仍然没有超出通信范畴,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早在大战结束之前,共和国的科学家就看到了量子技术在其他领域,特别是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领域具备的巨大潜力。

  这些科学家中就包括黎志强的导师宫雪铭教授。

  外界知道宫雪铭的人并不多,可是在量子物理学界,特别是在共和国的科学界,宫雪铭绝对是大名人,而且是“国宝”级的大名人。别的不说,量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就是由他奠定理论基础的,因此他又被共和国的科学家称为“量子技术之父”。可以说,仅凭这一项成就,他就能进入共和国的百年名人堂,成为与钱学森齐名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他从事的是更有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因此贡献肯定在众多应用物理学家之上。问题是,宫雪铭的最大贡献不是为量子通信技术打下了理论基础,也不是在同态量子的捕获与保留技术上取得决定性的成就,而是他为量子理论广泛应用所做出的伟大贡献。じ☆veWWω.ЫKメS.иEt✾ ั

  根据传闻,早在2060年之前,当时已经为量子通信打下理论基础,并且致力于实践量子通信技术的宫雪铭就向国家申请了一笔数百亿元的科研经费,组织了一个有2000多名高级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团队,专门研究量子理论的推广与应用。这个团队最终发展成了共和国国家物理实验中心最大的研究机构,而该计划也是“炎黄计划”之下最为宏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系统科研计划。

  共和国到底在这个计划上投入了多少经费,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该计划的规模与花肥都不可能小到哪里去。

  别的不说,根据战后解密的一些资料,整个大战期间,共和国用在科研工作上的经费就多达550万亿元,相当于共和国在大战期间全部政府开支的17%。这笔足够共和国8亿公民享用将近1年的巨额科研经费中大约有七成与“炎黄计划”有关,而“炎黄计划”中的开支有至少三成与宫雪铭主导的量子技术工程开发工作有关。由此可知,共和国花在量子技术上的科研经费在100万亿元左右。

  要知道,这只是在大战6年间的科研开支,而且主要集中在后面四年!

  也就是说,在大战的后四年,共和国当局每年向量子工程上砸了20万亿到25万亿的科研经费。这一开支,已经超过了共和国当局花在全部军人身上的福利开支(后四年,每年的军人津贴与福利支出均没有超过20万亿元)。虽然无法肯定的知道参与量子工程的科研人员数量,但是肯定不会超过10万人,因为共和国的国家物理实验中心也就只能容纳10来万名科研人员。花在10万名科研人员身上的费用相当于花在1500万军人身上的费用,可想其经费投入有多么巨大。

  即便在大战结束之后,与量子技术有关的投入仍然没有减少,至少没有像其他战时科学项目一样迅速减少。

  千千后后上千万亿元的投入,绝对没有白花。

  战时的一百多万亿元,只是打下了基础,为量子理论在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进行推广与应用打下了基础。这就好比晶体管技术为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在整个人类世界中的推广打下了基础一样。

  这个时候,宫雪铭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些技术全部联系起来。

  大战结束之后,量子理论除了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已经在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开发,而且展现出了惊人的发展空间。

终章 飞翔的文明[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