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四章 正义(二十三)  民国军旅之随波逐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百四十四章 正义(二十三)[2/3页]

  急待地伸向了中国华北。经他一手策划,日本政府和财阀于l938年6月成立了“华北开发股份公司”。打着日本资本家合股的虚假招牌,将华北的矿山、煤炭、制铁、发电、运输、盐业、纺织、面粉等重要经济实体一把抓在自己的手里。占当时中国铁矿蕴藏量半数以上的华北铁矿,在华北地区产煤量最大的大同煤矿,都成了日本的囊中之物。像饿红了眼的恶狼吞食捕获到的猎物一样,侵吞的速度是骇人心魄的,仅两年工夫,“华北开发股份公司”的资金就由当初的三亿五千万日元猛增到五亿五千万日元,这里面包含着多少中国人的苦难、血泪和生命。

  贺屋伸出腥气熏天的长舌舔舔趾爪,幸福地长嚎了一声,又扑向另一个猎物。同年ll月,他的第二个杰作“华中振兴会社”在上海成立,用同样的方法实现了对华中地区铁路、水电、航运、电报电话等经济部门的垄断。贺屋兴宜通过这两个渠道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战略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仅l943年一年就掠夺了6000多万吨铁砂、5000多万吨煤炭、100多万吨生铁,贪婪和野蛮可想而知。贺屋辞职后仍参与“兴亚院”对中国的盘剥。

  看样子每当日本要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关键时刻,都需要贺屋的经济智慧。1941年10月,东条英机上台组阁,经星野直树的举荐,贺屋再度出任藏相。贺屋是个多欲而胃口大的家伙,这次他把多毛的手伸向了金融和农业。他下令在中国沦陷区设立了20多家银行,滥发纸币,竭泽而渔地榨取民脂民膏,搅乱国民党后方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疯狂推行“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殖民经济政策,强行征地、圈地,搜刮粮食充作军用,紧紧掐住劳动人民的脖子。以上海为例,沦陷后每人每天配给的粮食不足三两,且多是掺了砂土的豆粉、苞米粉等杂粮,使得劳动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饿殍无计,1942年2月间的几天时间里,就有800多人冻饿而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贺屋又把这套扒皮抽筋的剥夺手段推广到东南亚,犯下了新的罪行。贺屋兴宜毫不隐啪地说:“这样做的目的,第一是供给日军必需品,第二是扩充日军的军备。”大量的钱财也就落进了日本财阀的腰包。

  《判决书》写道:贺屋兴宜“参加了日本各项侵略政策的树立及为实行此类政策在日本财政上、经济上、产业上的准备。在这时期中,特别是作为第一次近卫内阁和东条内阁的藏相,以及作为‘华北开发公司’总裁,他曾积极从事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对西方各国的侵略战争之准备与实行。”

  对松冈洋右和铃木贞一两个人,法庭也掌握了他们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罪证。松冈洋右在他于1931年撰写的《动乱之满蒙》一书中说:“满蒙不仅在我国的国防上,就是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我们要牢固地死守这条生命线。”松冈就是以这样的激情在“满铁”经营了十多年,残暴地榨取东北人民的血汗。至于铃木贞一,《判决书》认定他的罪状之一为:“他是‘兴亚院,的组织者之一,并且是该院的政治及行政部门的首长。在这种地位上,他促进了开发利用日本在华占领区的工作。”

  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作出最后的判决,星野直树、贺屋兴宜、铃木贞一均被判处无期徒刑。当法官叫到铃木贞一的名字,他走上前去脚后跟一碰,向法官们行了个九十度的鞠躬礼,法官的宣判使他紧紧地咬住了下唇。听到判决的时候,贺屋兴宜习惯性的眨巴眼一下定住了,好长时间没有眨动。星野直树不服气的神情似乎又很胆怯,似乎里面有一只小兽在战抖,他在1958年获减刑释放出狱后写道:“昭和21年5月3日开始的这一世纪的审判,实质为报复性的审判,就其内容来看对日本人是非常遗憾的。”

  而生着一双短腿,脑袋长得像一颗子弹的松冈洋右,也是一个短命鬼。接到逮捕令的时候,由于青年时代患的肺结核病复发,他正在长野县的家中养病。当年他是何等地盛气凌人,他叫嚷道:“的确,日本是在扩张。但有哪个国家在它的扩张时代,没有使它的邻国恼怒呢?这是很自然的事,就像孩子要长大。只有一个办法能阻止孩子长大,那就是死亡!”在法庭上,他全没了那副神气,他的脸又青又肿,额上僵硬的血管清晰可见,一副病殃殃的样子,没等到宣判,这个被近卫称为“火枪”的家伙就呜呼哀哉了。他去得还挺潇洒,死前他写道:“无悔无恨赴黄泉,生生不息。”这个“孩子”终于没能长大。

  然而应该注意到,松冈是个诡计多端的外交官,铃木则是个罪恶累累的军棍,经济侵略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罪状。即使星野和贺屋,也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财阀,他们只是财阀在政府中的代表。

  28名受到起诉的甲级战犯竟然没有一个真正的财阀。

  正如从铃木茂四郎的书中引述的那样,日本大财阀们都给自己勾勒出一副挑动战争者的形象。“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几家大财阀把全国的经济纳入战争轨道,把从日本和被占领国剥夺来的财富转化为军火,向军队提供车辆、大炮和粮食,“三菱”制造出性能极好的零式战斗机,而财阀也获得了巨额利润,发了战争财,1937年,四大财阀拥有日本重工业的15%,十大财阀拥有25%,而到了1946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改写为32%和49%。他们同皇室与军部结成了强有力的联盟。他们的罪行不断地出现在《判决书》中。《判决书》指出:能否通过近卫文磨为发动战争而推行的国家总动员法,“取决于企业家的意志,没有他们的支持,全国动员计划就不可能实现”。然而,他们的名字在《判决书》中被用“企业家”、“银行家”这样一些空洞的称谓掩盖了,也没有一个财阀被送上被告席。

  这归功于麦克阿瑟的庇护,根源在于以苏美为两极的“冷战”愈演愈烈。美国要把日本变成它的前线堡垒。但战败使日本成为一个已遭毁坏的国家。它的巨额投资都已丧失,房屋、城市和工厂均遭破坏,贸易商船无几。石油、棉花、羊毛、焦煤、橡胶和盐等工业资源枯竭。农田荒芜,粮食和日用品奇缺。《纽约时报》记者帕罗特写道:“如果日本经济陷入困境,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出现剧烈的革命以图抛弃与民主国家之间的无利可图的联系,转而向新的左翼主义求援,依赖亚洲**国家的资源,而后者可能利用日本的工业力量。”oo-┈→ωωW.bKXS.иΣㄒ༊

  美国要依靠财阀来重新武装日本,而且,美国人要用来祭刀的本来就限于那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美不宣而战的人。

  根据麦克阿瑟的授意,季南把盟军总部拘留的甲级战争嫌疑犯由a至h分为8个组,每组都配备一名美国法官负责组织调查侦讯。d组由霍威茨与霍克斯赫斯特负责,侦查的对象是池田成彬等l2名财阀,后来又加上满洲的财阀星野直树等人,增至16人。侦查结束后,除了一个倒霉的星野直树,其他的都被一古脑地放掉了。

  侦查开始前,季南向他俩暗示:只有直接参与战争谋划、犯有“破坏和平罪”的嫌疑者才能受到控告。两人心领神会。就是说财阀成员大力推动飞机大炮的生产,帮助政府达到战争目的,获取高额利润,这还够不上当战犯的资格,还不能构成“破坏和平罪”。

  于是他们向季南“负责”了。经过一通“偷工减料的侦查”,他们向季南提出一份报告。在执委会上汇报的时候,他们埋怨时间太紧,说要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对财阀们进行综合性的调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这么干,我们只调查那些被列入战犯名单的实业家。可是,能掌握的关于嫌疑犯的情报都是些能写入名人辞典的溢美之词,而这些嫌疑犯的知识水平都很高,根本不要指望他们说出不利于自己的话来。我们中间的一个虽然有64岁了,且在俄亥俄州当过40年的律师,可是,我不是日本问题的专家,更没有关于财阀方面的知识,心里虚而困惑,手无王牌而软。所以,唉,只有瞪着两眼干着急。

  他们差点没把自己说成是个空啤酒桶,可怜兮兮地让人滚着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胸有成竹地拿出结论。

  他们说,眼下不要把鲇川义介、古野伊之助、乡古沽、大河内正敏、正力松太郎、中岛知久平几个人当作被告,因为这些人都说自己反对战争。就拿前《读卖新闻》社长正力松太郎来说吧,他说他在战争期间所作的“斗志昂扬”鼓舞日军的报道,是迫于压力而不得不为之,否则他的报纸将得不到纸张;更有说服力的一点是,他说他曾向东条英机和星野直树书记官长提出过抗议,反对他们错误的新闻政策,反对他们向国民说谎。当然——霍克斯赫斯特文雅地托了一下金丝边眼镜,环顾一下众人的反映,接着说下去。当然,《读卖新闻》的铃木东民总编辑有相反的意见,他强调说正力是一位极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曾经积极地与好战分子进行合作,但是前社长却说正义曾反对日美战争。于是,我们宁可相信其本人的话。

  至于其他的人,中岛说自己反对军部及其侵华的政策;池田和藤原虽然有成为被告的可能性,但两人已年迈,又染

第三百四十四章 正义(二十三)[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