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3章 补救措施  抗日之白眼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923章 补救措施[2/3页]

  有问题吗?”蔡廷锴一脸疑虑地问道。

  “有!”徐彦卓指了指地图说到:“就是这。问题还不小!”

  蔡廷锴看的分明,徐彦卓手指的是地方是张华浜,他心中一惊,急问道:“您的意思是……”

  徐彦卓接口道:“没错,我担心日本人就是想攻占张华浜,一方面可以切断闸北与吴淞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对吴淞要塞的后侧发起进攻,使吴淞要塞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蔡廷锴听罢。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日本人的胃口也太大了。难道他们真的想要夺取吴淞要塞?

  吴淞要塞位于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东距长江口30余公里,北与崇明岛、东与长兴等岛隔水对峙,扼长江主航道翼侧,为上海、南京的通海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吴淞口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多次为外国侵略者入侵之地。吴淞要塞的核心是吴淞炮台。明清两代境内设有军事防御机构。驻扎军队,筑建炮台,雄峙江海,扼守长江门户。明洪武十九年设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设总兵。明嘉靖三十二年,倭寇侵掠吴淞。参将俞大猷率军据此破敌。嘉靖三十三年,倭寇2000余人自南沙登岸,参将汤克宽率官兵聚歼倭寇于采淘港,杀倭寇180人。清顺治初改吴淞营,置战船驻守。此后,在河口两岸先后筑有东、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狮子林炮台,置各种口径火炮。鸦片战争中,英国?军舰于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日入侵吴淞口。清兵江南水师提督、上海近代史上产生的第一位民族英雄陈化成率部在西炮台抵抗英军入侵,英勇殉国。吴淞失守,长江门户洞开。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把上海作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道光二十八年,英国人闯入青浦,制造了“青浦事件”,二月初九日,英国?军舰乘机封锁吴淞口,上海一度陷入瘫痪。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3日上海起义军占领吴淞要塞,吴淞军警易帜反清。之后时任吴淞军政分府光复军参谋长的彭东原兼任吴淞要塞司

じ☆veWWω.ЫKメS.иEt✾ ั

第923章 补救措施[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