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章 中间人与隔墙耳(3)[3/3页]
是西北幕府在东面的军政中心,而河中府虽然也只是‘陪都’之一,则因平虏侯行辕的缘故,在事实上成为整个西北的中枢。
西北的印书馆、通译馆、弘文馆、博物馆、儒学馆、历法局、算学馆、农学馆、百工学馆、商学馆、歧黄医道馆、书画学馆、琴棋学社、数学社等官方衙署和官方半官方背景的学社、学舍,在河中府也都有分支设立;而西北的许多官办学校,譬如文官学院、武官学院、吏士学校、锐士学校、火炮学校、通事学堂、齐民学堂、天工学堂、善贾商学堂等等,也都在河中府开办了分支的学舍。
说起来,因为某几位西洋传教士的上书建言,以及平虏侯一贯倡言‘文而化之’,所以西北治下象印书馆、通译馆、弘文馆、博物馆等衙署、学社,各类官办学校附设的‘某某藏书楼’、‘某某书院’、‘书斋’、‘经纶阁’、‘库’之类,以及佛道等各宗教寺院宫观的‘藏经阁’、‘经堂’、‘僧院’、‘佛学院’、‘道藏学院’、‘经学院’,其中的大部分藏书,想外借或者借抄藏书者一直以来都只需要缴纳押金和适当支付一些钱钞就可借出书籍,与别处藏书楼非亲朋故旧门生子弟登门概不外借藏书的做法,大不相同。oo-┈→ωωW.bKXS.иΣㄒ༊
不过也有例外,章莼当差轮直的平虏侯府隶下‘明堂’‘图籍所’,其中藏书就一概不许外借,但亦允许侯府以外的各色人等,在侯府指定的处所中交纳一点银钱阅看藏书,只是不许私藏带走。
平虏侯府设立的‘明堂’所属‘图籍所’,包括了‘书上楼’、‘澹水观’、‘石台’、‘守藏室’以及‘抄书阁’等处,象章莼这样的执役人等,应在‘图籍所’各处轮转。这个月,章莼轮班,就是在‘抄书阁’当直了,这也就纯粹是个闲差,而且一天有三班,每班两个时辰,事情也不多,反正到时辰换班就是了,所以章莼是吃了午饭才到抄书阁上直。
‘抄书阁’,名字很直白粗陋——图籍所的藏书向不外借,却是允许自备纸笔现场抄写,凡是自己抄写的纸张是可以带走的——抄书阁就是让人抄写藏书的场所,大概有点‘书非抄不能读也’的意思在里头,倒也不是故意为难读书人。如果家境贫寒之士来这里看书,又愿意为图籍所抄写任意一卷书籍,也可充抵其一月借阅之费,所用纸笔墨砚灯油之类还可免费;当然抄写书籍,必须使用正楷、行楷、隶、台阁(官用楷书字体)、北碑(魏碑)的‘小字’,书法端正合式,须有相当水准;如果抄写的书籍,字迹端正合式又无字句错讹,书法在水准以上,‘图籍所’就会予以收藏;若是抄写字迹达不到要求的水准,也自有去处,比如将这些书赐予‘义学’,却也不消多说。
不想自己抄写书籍的话,在抄书阁也可以请人代抄书籍,在给付抄写人钱钞之外,纸笔墨砚之类也要自备或者出钱在‘抄书阁’这里买。
章莼还知道,在警备森严的侯府‘内记室’,还有一种‘秘阁图书’,据说那里边的档案图籍皆属西北幕府和平虏侯府的机密,即便是未盖黑色或者红色鹰头印章的秘密文牍,也至少得十年以后,才会有一线机会对外解密。即便这样,一般寻常百姓也没机会看到,机密嘛!反倒是‘图籍所’这里的书籍,因为不涉机密,除了在籍官奴隶之外,一般的平民,甚至某些大族巨室的奴婢仆从,只要自己识得文字的,也一样可以到这里借阅书籍,限制很少,因此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纷至沓来,品流比较杂乱。
在‘图籍所’这里当差的人,做事就得担着几分小心,谨慎的注意着某些可能值得注意的人,也算是一个耳报神吧。当然愿意到这里看书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有心读书上进的人,能够让图籍所的人悄悄记上一笔,那也是他们的运气,这也是一种资历,说不定哪天就能让他们因此而直上青云。
第三章 中间人与隔墙耳(3)[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