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杨六郎大破辽军[3/3页]
仙下凡难争功,任尔千军万马到此休。
摧不破城墙,那就翻过去。
韩德让挥舞令旗,辽军催动云梯开始攻城。契丹的优势是骑射,用步兵攻城,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城墙坚硬光滑,辽兵辽将刚把云梯架在城墙垛口上,宋兵这边就将云梯砍断,或将云梯挑翻。辽兵连人带梯,摔落在城下,天寒地冻,城下全是冰,掉落下来,基本上是九死一生。じ☆veWWω.ЫKメS.иEt✾ ั
遂城牢不可破,辽军损兵折将,竟然动不了遂城半根毫毛。韩德让只得下令鸣金收兵,再想对策。
当夜,宋军又继续泼水加固城墙。
如此相持了数日,辽军攻城不下,兵将折将严重。在这座水晶城面前,韩德让依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好汉惜好汉,英雄惜英雄。再说,镇州钤辖、威虏军知州李继宣得知辽军在遂城城下,屡屡受挫。为一举将辽人赶出宋境,带领手下三千人马,星夜兼程,赶来支援。
韩德让得知宋军来援,而且是大宋的战神李继宣,心里一惊。杨六郎本来就挺难对付的了,现在又来了一个李继宣,宋军如果来个里应外合,内外夹击,辽军就危险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韩德让不敢怠慢,立即去请示萧太后和圣宗耶律隆绪,请示定夺。
冰城铸,天险就,辽人怯,斗志绝。
萧太后沉吟了半晌,无计可施,同意了韩德让的建议,由萧柳带兵断后,大军连夜撤离遂城。不久,萧太后又传令,大军陆续撤离宋境,班师回朝。
赵家皇帝得知辽军撤走,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心情大好。真宗传令,当日在行宫宴饮从臣,君臣喝了个尽兴而归。第二天,真宗又亲自召见大名府父老,赏赐他们锦袍、茶帛。
六郎杨延昭带兵有法,用兵如神,巧摆牤牛阵,凝冰筑城,大破辽兵二十万。杨六郎的威名,从此传遍北国,辽人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
◆若水献策
文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马定乾坤。右谏议大夫钱若水是文官里面少有懂军事的大臣,他也是此次随皇帝出征的军事参谋。辽军撤走,真宗向钱若水问计御敌安边之策。
钱若水道:“说起御敌,孙武著书,以伐谋为主;汉高将将,以用法为先。伐谋者,以将帅能料敌制胜也;用法者,以朝廷能赏罚不私也。今傅潜领雄师数万,闭门不战,坐视边寇俘掠生民,上负国家委用之恩,下挫锐师之气,是因为傅潜等人不能料敌制胜,朝廷不能用法制裁导致的。”
真宗点头道:“卿请直言,勿有所隐。”
钱若水拱手道:“请恕臣造次,军法,临阵不听命令者斩。今若斩傅潜示众,然后提升如杨延昭、杨嗣这样的人五至七个,增其爵禄,授以兵权,让他们每人统率万人,间杂强弩射手,分路进讨,试问哪个将领还敢不听从命令?敌人闻我将帅若不用命,后退则死,岂止只是逃走躲避,甚至将来也不敢再犯我边疆。如此则可以扫清边塞,然后銮辂还京,天威慑于四海矣。”
接着,钱若水又向真宗举例说明后周世宗柴荣打高平之战时,手下猛将如云,胆小怕事的懦将也不在少数。当时懦将樊爱能、何徽等临敌不战,柴荣大摆宴会,诛斩樊爱能等人,提拔偏将十几人,分兵进攻太原。后汉皇帝刘崇听说后,畏惧不敢战,即日遁去,后周从此兵威大振,攻城略地,如卷席尔。
若水感慨道:“以陛下之神武,岂让世宗乎?此今日御敌之奇策也。”
真宗又论及安边之术,钱若水道:“安边之术,太祖朝处理得最适宜。守边诸将但授缘边巡检之名,不加行营部署之号,率皆十余年不易其任。立边功者厚加赏赐,其官位皆不超过观察使。盖位不高则朝廷容易控制,任职不变则官员边事尽知。太祖再授与他们谋略,敌人来则掩杀,去则勿追,所以十七年中,北部大辽、西部蕃族不敢犯我大宋边塞,以致多次遣使求和。苟能遵太祖旧例,慎择名臣,分理边郡;罢去部署的称号,使他们互不统辖;设立巡检,使他们互相救应。如此,则出必击寇,入则守城,不数年间,可致边烽罢警矣。”
钱若水的一番话,说得真宗龙颜大悦,当即擢升钱若水为开封府知府。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出身官宦之家。其父钱文敏,后汉时期,曾任酆都尉、扶风令、相州录事参军。太祖赵匡胤喜欢钱文敏有节操,任命他为右赞善大夫、知泸州,到任后,有政绩,后知洺州、建昌军。
若水幼时聪颖,先习武后习文,十岁能写文章。华山陈抟老祖见了他,对他道:“我看你精神清朗,可以学道;也可以得富贵,但忌讳太快,否则,对自身不好。”钱若水不愿出家学道,还是选择走仕途。
太宗雍熙二年(985)登进士第,任同州观察推官。淳化初(990),寇准掌管选举,推荐若水及王扶、程肃、陈充、钱熙五人为文学高第,召试翰林,钱若水为第一名,提升为秘书丞、直史馆。淳化三年(992),改任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
钱若水风度翩翩,精神雄美,能文能武,胆识过人,熟读兵书,善于决断。曾经草拟赐给李继迁的诏书,书云:“不斩继迁,开狡兔之三穴;潜疑光嗣,持首鼠之两端。”得到太宗的肯定和认可。
至道元年(995),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若水奉事继母以孝顺闻名,真宗即位,加任工部侍郎。数月后,若水因母亲年事已高,上表请求解去机务之职,真宗不同意。再次上表坚决请求,遂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判院事。
奉诏修撰《太宗实录》,若水推荐柴成务、宗度、吴淑、杨亿,一同修撰。稿成八十卷,真宗览书流涕,感伤不已,诏令对钱若水等编撰官员分别加以赏赐。
真宗在大名,不久又出手札,再次向钱若水询问边疆备战策略。
若水作备边五要:一是选择知州,二是招募乡兵,三是积聚粮草,四是调整将帅,五是赏罚分明。一条一条,掰碎了揉烂了,奏与圣上。
若水道:“陛下能鉴前日之事,即今日之元龟也。苟思兵者凶器,战者危事,而不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则守在四夷,而常获静胜,此备御之上策也。”
真宗深以为是,谓左右道:“若水,儒臣中知兵者也。”
钱若水所献之策,真宗全部采纳,令枢密院即刻实施。
◆镇守三关
咸平三年(1000)春正月,真宗开始对此次辽军进犯期间,众官员的贡献,敕赏封罚。
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忠武军节度使傅潜,故意拖延,自己畏敌不战,又不让其他诸将外出作战,有作战得胜者,傅潜又压制他们不予上奏。致使辽兵进犯德、棣,渡过黄河直奔淄、齐,劫掠百姓,焚烧房屋,罪莫大焉。
真宗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了,即刻派人驰往边关,令彰信军节度使,并、代都部署高琼,率所部出土门,与石保吉在镇、定二州会合,分屯冀州、邢州,代傅潜为帅。诏令傅潜即刻前来大名府向皇帝报到。
诏令一到,傅潜只得接旨,带着自己的儿子傅从范,前往大名。傅氏父子一到,立刻被押赴御史府,下了大牢。
真宗命钱若水统一审查核实罪状,傅潜歪曲事实,捏造诬陷,把战败的原因全推到镇、定、高阳关路押先锋田绍斌头上。钱若水明察秋毫,一个晚上就将傅潜判罪定案,依律当斩。从驾群臣也都呈上封好的奏章,请求诛杀傅潜。
真宗斟酌再三,决定赦免其死罪,下诏削夺傅潜所有官爵,将其全家流放房州,并籍没资产。其子内殿崇班傅从范,也被削去官籍,随父流放。
受到傅潜的牵连,都钤辖张昭允被削去官爵,流放通州。
镇、定、高阳关路押先锋田绍斌,原本因功擢升邢州观察使,此刻受到傅潜的诬陷,也被削去官爵,降为左率府副率,禁其出入。
杨六郎大败辽兵,打消了辽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宋军的士气,彰显了大国的气概。真宗甚是欣慰,诏令升杨延昭为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刺史。
真宗派内侍前往遂城,召杨延昭到大名见驾。六郎不敢怠慢,安排好军中事务,即刻随内侍出发,非止一日来到皇帝行在大名府。
真宗询问了边防要务,杨六郎一一做了回答,皇上龙颜大悦,指着六郎对诸王道:“延昭的父亲杨业是前朝的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
真宗赏赐丰厚,赐宴款待。逗留几日,令六郎还任边上,屯兵莫州,把守瓦桥、益津、淤口三关。
杨延昭镇守三关,治军有方,将帅作战勇猛,威震辽邦,“三关大帅”杨六郎的威名,从此传遍天下,响誉海内。
辽军撤走,真宗在大名杀伐决断,雷厉风行,赏罚已毕,便传旨即日班师回京。
鞭敲金蹬响,高奏凯歌还。正月十六,銮驾刚一动身,真宗这边又收到八百里加急战报,益州告急。军队哗变,国舅爷、益州兵马钤辖符昭寿被杀,知州牛冕和转运使张适,弃城逃走。
乾坤动杀机,惨淡斗蛇龙。若论太平世,兴盛看川蜀。
真宗稍微舒缓的心又悬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杨六郎大破辽军[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