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39章 计中计[3/3页]
信心会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使得汉阳成为削平关中的重要堡垒。
但一切设想的前提都是要夺下冀县。
次日,李放摆出朝廷使者的仪仗,召见诸郡将领,问以军事方略。
敦煌、酒泉、张掖、金城四郡兵主将都是太守姻亲或族人。
酒泉黄华,二十五六岁,锋芒毕露,慨然道:“某等应天子诏令,举义兵,讨乱贼,以正诛逆,岂会不胜?
冀县虽坚,不过一时凶顽,只要我等勠力同心,必可破城擒贼!”
金城麴济也慷慨陈词,一副忠心为国的气势,观点却截然不同:“黄校尉所言极是。隗修螳臂当车,必亡矣。
然隗修只是小贼,大贼乃是韩遂。其勾连羌氐,侵掠诸郡,金城亦被其害。
若不能先破氐寇,后方不稳,粮道中断,又如何克冀县、破扶风?
以某之见,不如留少量兵力监视冀县,先率大军西破氐寇,然后挟大胜之威,再入汉阳,冀县可不战而下矣!”
张掖兵主将张序附议麴济之言,道:“麴校尉之言是也。烧当羌侵扰武威、张掖二郡,而郡中精锐皆集于此,郡内空虚。
若不速回兵破贼,郡为贼破,我等遭内外夹击,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黄华反驳道:“羌氐虽凶悍,却不善于攻城。后方城坚,只要坚志固守,岂会告破?
我等高歌而来,若不能攻下冀县,必伤士气。
疲惫回军,途中万一为羌氐所邀,才是取死之道!
某以为当先破冀县,休整之后,徐图回援。”
敦煌主将周烈四十来岁,沉稳持重,观望众人争论,并不开口。
麴济、张序、黄华三人越争越激烈,各自手握刀柄,怒目而视。
张猛一拍几案,起身喝道:“天使当前,尔等还敢如此失礼?”
麴济等忙向李放拱手谢罪:“某等边鄙粗野之人,惊扰天使,还望恕罪!”
李放摆摆手,道:“君等虽是争论,皆出于忧心朝廷,挂牵黎民,何罪之有?
诸君之论皆有可取之处。某建议可截取所长,合而为一。某试言之,请诸君判断。”
张猛心中不太愿意采取李放的计策,但李放先单独与他会晤,对他表示尊重,他最后也没有反对该计,现在更不好反悔,只得道:“请天使指示方略。”
李放道:“后方生乱,冀县城坚,某闻武都氐亦有不稳之意,我军势不能久顿于城下。
可再攻数日,伪装不得不退兵,向西撤退。
然后伏兵于途中,待隗修追击,野战破之。
诸君以为如何?”
黄华本能觉得不太可行,埋伏岂是那么好埋伏的?隗修也不是傻子,如果多派斥候,伏兵根本藏不住。黄华本意是发言支持朝廷,很明显朝廷是不想诸郡退兵的。没想到这朝廷使者居然提出这么个计策。黄华也不好反对。只好沉默不语。
麴济、张序听了李放计策,能在征得朝廷使者同意后退兵,不用撕破脸,这就很好,拖几天就拖几天吧,郡中应该可以坚持,皆拱手道:
“天使英明,某等赞同此计。”
李放问张猛:“张州牧以为如何?”
张猛道:“天使既定此计,本将没有意见。”
既然各郡都无意见,李放就趁热打铁,进行具体部署,包括这几日攻城安排以及后续退兵次序、伏兵地点等。
一万两千人是不可能将冀县围得密不透风的。更何况冀县北临渭水。小股人马不论是从野外,还是水路,都能出入。
隗修也派了斥候监测城外联军动静。
接到汇报后,隗修捻着胡须,陷入沉思。
敌军已在城下陈兵二十余日,曾攻过几次城,皆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怎么又在大张旗鼓,做攻城部署?
是真要攻城,还是有诈?
秦王传来消息,说已说动羌氐来援,敌军之动向是否与此有关?
莫非敌军是要撤兵?
早就发现城内大姓有不稳之势,若敌军真撤兵,自己是否可以腾出手来,将这些心怀异志之徒一体擒拿?
只要能肃清内部,别说敌军卷土重来,就算再多来一倍兵力,自己也能将冀县守得固若金汤。
不过,这些大姓都是盘根错节,又与朝廷权贵多有关联,须得拿到铁证,方可动手。不然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隗修睡不着觉,索性披衣而起,在室内来回踱步,反复盘算,不觉东方既白。
第439章 计中计[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