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六章 淞王的未奏先决  唐朝生意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千零六章 淞王的未奏先决[1/3页]

  而且,里面还牵扯到洛水源头洛南县的龙潭沟地段,那是一处十里地的山涧地段。

  由此北上河道相当狭窄,不将那十里河段扩宽,即使那二百六十余里完全贯通,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洛水就是后来的洛河,起源处就是洛南县西陲洛源镇境内秦岭深处的龙潭沟,是唯一流入黄河的河流。

  隋朝大运河就是以洛阳为中心,洛阳盆地的洛河自然成为御河和运河之中枢。

  洛河的水路交通历史悠久,漕运更为发达,早在西汉时,每年从洛阳运往长安的粮食多达400万石。

  但发自洛阳的漕运,就在龙潭沟北端河段截然而止,剩余不到三百里,就需要人工肩挑力扛,搬运过一段山势,才能送至外间官道车马之上。

  往往自洛阳运来的漕运船队,驶来龙潭沟也不过两天两夜,但仅搬运过一段山势,就需要大量人工下的七天七夜。

  由此可知,那一段山势的地形之复杂。

  若能将那十里狭窄山涧扩宽到可容船只通过,再有二百六十余里支流贯通,就可直接抵达长安城内的渭河河段。

  这样一来,困扰上千年的长安城的缺粮窘态,就会完全化解开来。

  就是那十里河段,却属于朝廷的职责范围,且因难度之大,具体花费或许还要远超余下来的二百六十余里的开凿。

  于是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就因此而被无限期地拖延下来。

  如今李之甘愿用一只巨轮的航运资质,来换取此条水路的贯通,这就是边炯内心敬佩李之的原因所在。

  “我也知道龙潭沟河段的扩宽不易,但继续拖延下去,受灾的还是长安城百万百姓。宝昌兄,我的打算就是通过主动开凿余下的那二百六十余里,来促使朝廷对于此事有所作为,你认为有几成把握?”

  不用边炯回应,一旁的淞王就在大声疾呼:

  “原来还能如此解决?正文,这样一来,就等如给朝廷省下来数万两的开支,不然两段河道的贯通共需耗费约十万两,我想朝廷没有理由再行推诿!”

  淞王的职权之下,并不与漕运有直接关联,但也拥有统筹管理的垂询资格。

  较之于他,八王建成王就直接负有直管权限,虽然说有工部水司这个直管部门,但漕运有军方的大部分直管权。

  而且他还掌握着国家钱谷的保管出纳,更深知其中门道:

  “所言极是,这么优厚的条件,朝廷理应再是银库紧张,也要竭力完成这个历史遗留问题。长安城又是大唐首府,更应当早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唐门面,解决掉粮食短缺问题,无疑势在必行。于朝廷而言,这可是个重大机会!”oo-┈→ωωW.bKXS.иΣㄒ༊

  淞王接言:“有民间力量全程辅助,不仅是单纯的政绩问题,还是具有相当意义上的官民佳话,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团结奋进典型例证!”

  李之大笑着摆手:

  “算了吧,什

第一千零六章 淞王的未奏先决[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