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584章 奏书大法[2/3页]
都无法形容。
赚钱多自然令人眼红,但科学院赚的钱既不纳税也不交公,全部都内部消化了。
虽然科学院各种研发耗费大量的资金,科学院其实也没多少余粮,但在外人看来可不是这样。
世人从来只见小偷吃肉,看不见小偷挨打。
因此许多人都对科学院明里暗里极度和不满,甚至是非议,认为少府每年投资这么多钱,浪费这么多钱财粮食在科学院,但赚的钱都内部私分了。
这种说法并不隐晦,实际上很多人当着科学院官吏工匠的面都说。但只有科学院内部人员才知道,工资待遇的确不错,但尼玛也一天天累的像狗一样,私分钱财这种事更不可能,有些研究甚至还要自己掏钱才能支持下去。
面对外界的猜测和非议,面对科学院臃肿不堪的体积,陈旭这次也终于决定拿科学院开刀,彻底完成产研分离的改制,将乱七八糟的操心事都丢给朝廷去管,以后科学院要研究,直接伸手向朝廷要钱,有了财政署和工部官员的监督审计,他们自然也就知道科学院到底挣不挣钱有没有私分财产了。
对于陈旭改组科学院的奏书,意见并不统一,始皇帝和少府官员认为目前科学院发展很好,一切都由陈旭自己说了算,没人监督干预是最好的现状,但三省六部还是有许多官员认可陈旭的说法,科学院太大太乱,的确需要改制,这些以财政署和工部户部为主,至于吏部刑部兵部的官员,基本不开口,即便是开口,他们说了也不算。
朝堂一阵吵吵嚷嚷之后,始皇帝最后还是在陈旭的坚持下同意这份改制奏书,但强调无论是少府还是工部户部,以后对于科学院的发展和投入只能加大,不能减少。
作为不偏不倚的帝王,始皇帝自然能够看得出来科学院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足以改变大秦的现状,光是钢铁、水泥、织机这三项,就堪称划时代的研究发明。
第三份奏书,陈旭提请成立科学院下属的技工学校,面向全国郡县招收头脑灵活的年轻人,每个郡每年都安排一定的招生名额,开始为大秦培养正规而全面的职业技术工人。
第四份奏书,陈旭提请成立农业科学院,将农学院改制为农业大学。
农学院成立七八年,对于各种农具的改良、农作物的栽培和畜牧养殖等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编著整理了大量的农科书籍,也培养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这些年对于大秦的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过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杂交改良以及病虫防治等工作越来越复杂深入,农学院已经不能胜任,需要有更加专业的机构来专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农科院的组建,将在土壤、环境、河流、胡泊、良种杂交、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及动植物保护方面做更多的基础和深入研究。
随着大秦的稳定,人口不断增多,对于生活物资的需求不断增大,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力度也会不断增加,像后世围湖造田、草原垦荒、滥砍滥伐等活动导致森林草场湖泊退化,环境破坏无法恢复的后果,需要提前预防。
眼下还郁郁葱葱森林密布的黄土高原,其实就是从秦汉时期人类活动加剧开始大规模开始退化的,两千多年时间,便变成了不毛之地,而眼下水草茂盛的河西走廊和西域,同样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大规模消失退化的。
科学发展,保护环境,陈旭既然知道历史,绝对不想让中华再走一遍先破坏在治理的老路。
从现在开始,西北诸地的许多森林和草场,要圈起来保护。
于是第五份奏书,就是一份特殊的环境保护法案。
这份法案并不算离奇,本来大秦继承商周遗传下来的各种敬天法祖自然合一的理念,对于伐木开荒打猎都有一些法令方面的要求,比如二月到七月生长季节,不许砍树,不许烧荒,不准采集刚发芽的植物,还有不许猎杀怀孕的母兽和幼兽等等。
当然法令是一回事,执行是另一回事,许多地方管不到
第1584章 奏书大法[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