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246 ·廷对(4000字大章)[2/3页]
能说明一点,他们本身,就是旧!革旧立新,必然伤筋动骨。陛下革新,伤的是别人。内阁革新,伤的是自己。因此,草民以为,他们绝对下不去手!”
朱厚熜对此虽然有些赞同,但并不是很相信内阁下不去手这种事情。毕竟,狼被压腿,尚能断肢求存。人狠起来,很多时候,连畜生都不如。
魏水看出他的疑虑,解释道:“陛下,姑且以杨阁老为例。也许动整个团体的筋骨,杨阁老是狠得下心的。但对他自己呢?陛下要知道,杨阁老此人的品行其实并不端正。所谓的正德朝的谬政,与杨阁老是撇不清关系的。他为人骨子里软弱,很容易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低头。而外表又刚硬,说白了,欺软怕硬。当年正德皇帝自称大将军的时候,难道就合乎礼数了吗?杨阁老如何呢?杨阁老不敢相争!可现如今,陛下只不过要尽人伦之情,对生身父母尽孝,他就穷追不舍,一字不让!更何况,杨阁老素来喜欢结党,其子侄兄弟,基本上都在朝中位列高官,其子杨慎更是因他而得魁元榜之位。要革谬政,先除自身,敢问杨阁老真的能够狠得下心吗?”oo-┈→ωωW.bKXS.иΣㄒ༊
如果这么说来……朱厚熜不由得犹豫了。这么个说法的话,杨廷和要动其他人容易,要动自己和自己的亲人,那谈何容易?
想到这里,朱厚熜点头道:“魏先生说的有道理,这只是其一,其二呢?”
“其二……”魏水犹豫了一下,问道,“陛下,可知科举因何而兴起?”
这个问题……朱厚熜想了想道:“应该是魏晋之时,门阀广立。为破除僵化之局势,隋唐开科举,选拔人才,以求破除门阀控制朝堂的局势,让下层士子入朝掌权。”
“正是如此!”魏水点头道,“这正是草民所说的其二!魏晋门阀,就如同如今的内阁!自太祖皇帝革除丞相,至成祖皇帝设立内阁,再到如今,内阁与天子共掌权柄,不再是咨询之所,而是权力中心。草民要问,内阁的阁臣从何处而来?”
这一点,朱厚熜再清楚不过了,他说道:“内阁素有非进士不选翰林,非翰林不入台阁之惯例,内阁的阁臣自然都是进士出身喽。”
魏水说道:“陛下所说的当然是对的,但草民所想的,却更为直接一些。杨阁老也好,内阁的其余几位阁老也罢,绝大多数,都是由进士选庶吉士,再而选翰林,侍东宫,如此一步步入台阁。说他们是朝廷高官,内阁的阁老,不如说他们就是一群迂腐不化的儒生罢了!”
这话说得够狠,但朱厚熜却莫名觉得十分解气。不尽笑道:“魏先生慎言,若是让内阁知道你的话,怕是阁老们要大动肝火的。”
“草民不在意内阁,草民心中只有陛下。”魏水小小的拍了个马屁,接着说道,“天下之所以要有皇帝,是因为皇帝代天授命,可以权衡百官,优胜劣汰。而圣天子垂拱而治,设官吏司牧地方。因此,草民以为,陛下统帅群臣,群臣处理朝政,这才是正常的。可陛下看如今的内阁,阁老们都不曾任一县父母,如何能够知道百姓之疾苦?如何能够执掌天下钱粮?如何能够革旧立新呢?内阁所谓的革旧立新,是要陛下遵从孝宗皇帝的制度!但我大明立国百余载,明君何止于孝宗皇帝一人?内阁此举,置太祖皇帝、成祖皇帝,乃至仁宣之治如何地?更何况,如果孝宗皇帝治下是最为清明之朝代,那敢问陛下,弘治爷即位之时,历数成化弊政多达四十四条;正德爷即位之时,历数弘治弊政也是多达四十四条,难道都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吗?孝宗皇帝治下,并非如百官描绘的那般美好,而是也有诸多的弊政!嘉靖欲立新政,必然革去一切弊政,才能叫清明。陛下试想,若继续弘治朝的所谓新政,那么,陛下您百年之后,是否也会被您的儿孙,
246 ·廷对(4000字大章)[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