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3106章:枯骨峥嵘帝王心[2/3页]
迟处死,定不姑贷”。用的还是洪武爷用的老一套,杀鸡给猴看,虽不能杜绝一世,但也有一时的效果。而翰林院的意思可就非同效果了,他们这是彻底将太监拉入文官的管理范围,犯了错非但可以先斩后奏,还是合法的,最厉害的一点,原先独成一系的司礼监经内务府这么一弄,彻底分化,难以形成凌驾内阁,六部之上的权势。
这么做固然可以杜绝太监干预朝政的可能,但还算不上根本,只因皇帝需要太监,作为紫禁城的主宰,皇帝是通过臣子来治理自己的江山,这种局面下,皇上还是需要那太监在宫廷和朝廷之间上传下达。彻底斩断太监与政务的联系,除非皇上事必躬亲,自己跑腿送文件?毫无疑问这个从根本上行不通,皇上再能干,那也只有一个人,本朝既废除宰相,在没有内阁之前,皇上是名义上的宰相,每日光是批阅奏章就难以应付,不用说送奏章,皇上既送不了,这事儿只能依靠太监,这样等于间接的给了太监干预政务的可能。
本来小皇帝对翰林院的提议看做是书生之见当不得真,可在奏章的最后还是想到了这一点,为防太监趁机舞弊干政,翰林院提议在皇宫内设内外两个奏事处。内奏事处由太监组成,在宫门口接转公文;外奏事处由京城各部院选拔的文官组成。一般公文,统一由外奏事处收纳、整理后,再交内奏事处传递给皇帝。只有内阁奏折和高级官员的密奏,才直接交给内奏事处,直接传递。内外奏事处其实可以合并,之所以同时存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限制太监的权力。此外,为了防止奏事处太监反过来羁绊内务府,奏章上还做出了规定,内务府奏事,一律由外奏事处转交皇上,这样一来,太监受制于内务府制度,从而让朝臣凌驾在太监之上,达到内外同治的效果,太监想干政,可谓是困难重重
3106章:枯骨峥嵘帝王心[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