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9章 喀秋莎、风琴、密集阵登上历史舞台  伪钞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49章 喀秋莎、风琴、密集阵登上历史舞台[2/3页]

  斯达琳很清楚李卫国的需要,直接把德意志帝国卖了,把德军获取的喀秋莎火箭纸都交给了中华帝国。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就将完全掌握德意志帝国的喀秋莎火箭炮的性能和杀伤力,甚至可以预判德军短时间内的火箭炮产量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情报,成为让李卫国都无法拒绝的条件之一。

  此刻,在装备委员会委员们之间传递的喀秋莎火箭炮设计图纸,一共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设计图纸,另一部分则是苏联人卖给德军的阉割版喀秋莎火箭炮设计图纸。

  其中,苏联版喀秋莎火箭炮,其正式型号跟历史上差不多,只不过有斯达琳的强势介入,少走了很多弯路。

  光从编号就可以看出来,历史上的苏联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编号是Bm-13,因为那是通过不断从Bm-1改良而来,经历了十三次大改后,才变成强悍的喀秋莎火箭炮。

  而如今苏联人在斯达琳的带领下,避免了很多误区,节省了时间和金钱,一步到位,Bm-1直接就成功了。

  彭德耐着性子看完了苏德两套喀秋莎火箭炮的性能指标,不由得皱起眉头。

  在他面前,Bm-3喀秋莎火箭炮系统,这是苏联人给中华帝国的喀秋莎火箭炮设计图纸编号,看上去已经是一款成型的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系统了。共有12条射滑轨,滑轨长5米,弹长145o毫米,弹重42.5千克,一次齐射可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24,最大射程1o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61o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3秒,初7o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o°,运载车时6o公里,最大射程7ooo85oo米。じ☆veWWω.ЫKメS.иEt✾ ั

  而作为苏联人给德国人的喀秋莎火箭炮系统,编号为Bm-2,共有8条射滑轨,滑轨长5米,弹长13oo毫米,弹重4o千克,一次齐射可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最大射程8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69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1秒,初7o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o°,运载车时6o公里,最大射程65oo75oo米。

  打眼一看,就知道该火箭炮的射击火力非常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一旦用于敌我两军主力大规模遭遇作战时,将起到非常恐怖的决定性作用。

  苏联人给德国人的的确是阉割版,这从生滑轨数量、火箭弹威力、射程等方面就看得出来。

  不过这仅仅只是让彭德皱皱眉头而已,还没有达到吓到他的目的,毕竟中华帝国也有火箭炮项目,只不过没有对外公开而已。

  实际上,当初李卫国得知俄国革命使用了反坦克火箭弹时,就已经猜到火箭这种武器已经被斯达琳、希特勒等人拿出来改变历史了,所以未雨绸缪的李卫国当即下令,中华帝方也开始了各种有关火箭武器的研,其中一项就是火箭炮武器系统,毕竟火箭炮的威力在未来战场上可以被当做终极兵器来使用,是绝对不能落后的。

  同苏联人的喀秋莎火箭炮相比,中华帝国的火箭炮也有名字,叫做密集阵。

  在中华帝国的战斗序列当中,还有一个密集阵名词,那就是海军战舰上装备的舰载防空火炮系统,其中一个研项目也叫密集阵,不过那并不产生影响,那是海军型密集阵,6军型密集阵就是火箭炮。

  彭德起身,向李卫国致敬,然后说道:“陛下,单就喀秋莎火箭炮的逐项性能而言,我不得不承认苏联人在火箭炮的研究上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但要说越我们中华帝国的相关技术水平,那还有段距离。”

  李卫国点点头,他最近并没有关注密集阵系统的研,见彭德还很自信,他心中也很是高兴。

  实际上李卫国很早就不再对科研人

第649章 喀秋莎、风琴、密集阵登上历史舞台[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