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五章 飞机、坦克、青霉素  重生一九零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八十五章 飞机、坦克、青霉素[3/3页]

  完全取代福克的作用。

  宴会结束后,陈文强乘车返回了西安城郊的另一个隐秘的地方,这里戒备森严,是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试验基地。

  从发现青霉菌,分离出菌种,到提纯,结晶,再到现在进行工业化生产,已经足足过去了六年的时间,现在依然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

  原来生产青霉素是在两夸脱的玻璃瓶中进行的,采用固体培养技术,产量极低,每毫升只有两个单位,经过选菌、改造发酵工艺等一系列技术改进,青霉素的产量和质量迅速提高,但效价比依然不理想。

  虽然受条件所限,大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愿望还没能实现,但由于有良好的研究基础,有陈文强和王鸿图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设备在不断扩充,并且从美国进口了一批最新的发酵设备,那是生产柠檬酸的,被陈文强等人进行了屡次改造后,单就发酵的效价就已从100单位/毫升增加到了1000单位/毫升以上。

  青霉素工业即便在历史上的四十年代也可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美、英等国的青霉素工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有赖于其领先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在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陈文强又将此项成果提前了二十多年,生产青霉素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在陈文强看来,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已经接近于极限了,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正因为生产过程复杂,产量很少,才更显得青霉素的珍贵。目前,这种和历史上比,并不算最先进的青霉素生产方法,就差最后的一步了,那就是工业化生产所必须制成结晶的过程。

  这将是一座里程碑,因为青霉素是从原始材料做起的基本生产工业,其生产综合了多种学科和技术,其建设和管理是细致而繁难的,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运营。

  在这些年的时间里,通过陈文强不断的指导和培养,通过千百次的实验,通过雄厚的资金支持,已经放手锻炼造就了一批青年人才,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新药的诞生,而是中国医药工业的一次飞跃。

  北京在七月中旬的天气已经够热了,下午三四点钟时,更是一天里最难耐的时候,空气又热又闷,象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似的。

  电风扇在不停的转着,但吹来的风也带着丝丝热意。宋教仁读完文件,笑着递给吴禄贞,说道:“看看吧,文强终于有回来的意思了。”

  吴禄贞翻了翻眼睛,苦笑道:“意思,只是回来的意思,难道连个准日子都没有?”

  “那就得看药厂建设的速度了。”宋教仁说道:“正如文强文件中所描述的,可称之为神药而不过分。王鸿图已经将房产、地产出手筹钱,再加上江浙等富商筹集的巨款,亚洲最大,甚至在世界上都能排在前几名的药厂马上就要在西安建成了。”

  吴禄贞点了点头,说道:“文强还让咱们入股,大总统,你打算买多少啊?”

  宋教仁摇了摇头,笑道:“这药从发明到研制,再到生产,都是文强一个人在忙活。我记得有七八年了吧,他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都是极其巨大的。现在,让咱们坐享其成,我是不好意思的。再说,我的薪水不少了,又有各种津贴,就不想再惹人非议。”

  “那我也不掺和了。”吴禄贞赞同道:“入股只是个名义,文强搞出来的东西,没有不赚钱的,这与送钱也什么区别,确实容易惹人非议。”

  “其实,文强起初是有意把这神药献给国家的。”宋教仁很是感慨。

  吴禄贞摆了摆手,说道:“他对国家的贡献,已经够大了。虽然我没细算过,但从复兴党成立,一直到现在,他的投入绝对是个令人震惊的大数目。即便不是这样,我们也不能以国家大义之名,不断地索取,剥夺个人应该享有的财富。”

  “这是原则,一个民主国家应有的原则。”宋教仁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封建时代走出来的国家,最怕的便是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意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最容易让民众产生不安全感,影响他们的才智发挥。”

  吴禄贞点头赞同,说道:“自己没做出什么贡献,却要求别人抛家舍业,要求别人拥有无私高尚的道德,确实是不对。”

  宋教仁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吴禄贞。这是按陈文强的意见,分别要从北京军区、东北军区、西北军区抽调三个精锐师,前往西安接受特别训练。这三个师,也将成为中国最先组建的装甲部队。

  按照参谋部的设想,装甲部队将以弹性灵活的小型化装甲部队——装甲旅为单位,标准装备坦克数量为七十五辆、装甲车三十辆,加上其它车辆,总车辆在一百到一百二十辆左右。(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 飞机、坦克、青霉素[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