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卷_收垃圾(6)[3/3页]
薪酬是固定的。大家各自自愿组成小队,选出队长。片区的分配是靠抓阄来确定的,抓到哪个就是哪个,谁先干完就可以抓下一个片区,你们的薪酬是按照完成片区的数量累计来计算的,哪个小队干的多,获得报酬也就多,这样是可以刺激大家干活积极性的。”
克拉克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用目光扫视着大家,“对分配的区域大家不要挑挑拣拣,你们要是有意见的话,现在可以提出来讨论和协商,不原意参加的也不勉强,你可以站出来,但那样的话你就可能失去这份工作了,所以,我建议你们最好是相互熟悉的人组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大家协同工作提高效率……”
随着克拉克的话,下面人的表情可就有意思了,那些从中东来的**、印度裔学生的脸上似乎是麻木的,他们甚至无法理解克拉克先生话的意思,而那些华人学生却是眉飞色舞起来,他们有的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从汉堡过来的有十来个人,加上在彼得堡这里又招募了四十多个,加在一起正好六十人,按照15人一队,恰好编成了四个小队。说来也巧了,华人正好是三个小队,而其他人编成一个小队,只是华人有一个小队里少一人,因为马勤是克拉克的助理,不能完全参加小队的工作,但是,这个小队还是认了。
很快几个小队就选出了各自的队长,然后这些队长就到克拉克那里去抓阄了。
克拉克是典型的书呆子式性格,对行政管理方面其实并不摸门,可老板临走时,把这一摊子是交给他了,还承诺,干得好就加薪,现在他就是赶鸭子上架也得把这里的工作组织好。而对马勤来说,这样的事情几乎就是家常便饭。
在华人的世界里,无论是啥地方,学生也好,工人也罢,就是农村的乡亲们里,总是有那么几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乐于出面搞协调搞组织工作的人,类似这样的把人员组合调配的活计,有些人几乎就是天生的,压根无须培训。
可是西方人里,这样的事情就不好说了,不是说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组织协调,而是他们的个性过于独立,有人出头,就得有人服气,如果大家都不服气,那这个小队根本就没效率,甚至还会有内耗。在克拉克没有下达这道指令前,华人那边干活就已经有了分工,你干这个,他干那个的相互配合,效率自然就很高。而那些**和印度人则是各干各的,把垃圾收捡到周转箱里,然后自己把周转箱拖到制定地点,把箱子装进电梯上到地面,然后再把箱子装上等在外面的卡车……一趟下来,从地面到地下,来回的溜达,小腿都溜达酸了。
而华人那边,有的专门收捡垃圾进周转箱,力大的人把周转箱送到电梯口先存放,等到积累一定数量的周转箱后,大家才一起把东西送到地面,这样干的效率肯定比那些人干的高了。正是这样的差距,一些学生觉得不合理,他们相互商议了一下后才归纳出一件,然后让马勤去找哈维提出那个建议的。
事情其实很简单,如果大家都按照日薪干,干得多的就会吃亏,干得少的就占便宜了,几个在彼得堡学经济的学生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如此下去,大家干活就没有积极性,就会相互攀比,攀比的不少效率而是如何磨洋工了。
有人说了,拿日薪多好啊,反正每天老板都得给钱,干的时间越长,这钱不是拿的越多吗?对于那些从汉堡来的人说,的确是如此,他们没有紧迫感。可对那些在彼得堡招募的留学生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要的是效率,高效率高收入,他们没有时间留在这里每天去算计那个酬劳,如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到一笔过节的钱,那将是他们最大的快乐,谁不想有点钱在这里好好过个圣诞节呢?
建议是华人提出来的,华人自然没有异议,而那些**和印度人天性木讷,不善于当面就指出啥问题来,他们最习惯的就是在不满意的时候搞不配合行动。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好,从明天开始按新法子干!”克拉克说。
谁也没有想到,从第二天起,这里的局势也变得很是诡异起来。
第一卷_收垃圾(6)[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