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四章 罪大恶极者  柯学世界的鲁邦传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六十四章 罪大恶极者[3/3页]

  念,特别是对有“罪”死者的态度,同其它民族有很大差别。日本神道文化强调,人不管生前做过什么,一旦死亡便化神而须受到人们的尊敬。而日本人也普遍认为,一个人不论生前是善还是恶,死后都变成佛,其牌位要放入神社,受后人供奉。因此,一些人并不希望“成全”作恶多端的罪犯赴死。这点也是白羽很难理解的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被判处死刑,罪犯也可以依据日本刑法所规定的“再审制度”不断申诉,导致只要罪犯不希望被执行死刑,就可以不停地以各种理由提出申诉或者赦免的请求,达成拖延的目的。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有不少被判决死刑却没有被执行的死刑犯最终老死在狱中。

  事实上,日本刑法规定“死刑必须在判决后半年内执行”,而实际情况下这条规定几乎从来没有被落实。有统计数据显示,死刑犯从获知判决到最终被处决平均需要等待七年半的时间。而在这期间内,从审理到执行,日本司法系统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

  同时,先前也说过了,执行死刑需要得到日本法务大臣的批准,但他们出于宗教或其他政治因素考虑,大多不愿充当“刽子手”,于是便拖延签署执行令,直到下一任法务大臣上任。这在白羽看来也是极为“伪善”的一面。

  而且对于白羽而言,最恶心的团体莫过于废死派。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存在着支持或反对死刑的两类人,日本也不例外。质疑死刑“侵犯人权”、“不能有效降低犯罪率”、“可能导致冤假错案无法挽回”的声音不绝于耳。

  而白羽始终是觉得死刑是极为有必要的。要知道不仅仅是“恶人有恶报”的概念,死刑同时也暗示了“好人有好报”。

  此外,死刑也可以成为警方在审讯时可以利用的恐吓手段。犯罪嫌疑人人身权利有限,警方会对嫌犯实施全天候的口头威胁。无论多么抗拒审讯、宣称自己无罪,嫌疑人往往无法直面死刑的威慑力,最终坦白认罪。

  而且死刑,代表着的是绝对的公义,毕竟有的人,不存在于这个世界,是绝对必要的。

  在白羽看来,废死派最大的毛病无非就是两点。

  1、不敢面对群众。法学是相当依赖司法实践的学科。但是这些人故意把废死和司法实践割裂开来。从来不提废死后,一线司法人员遇到的困境,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悲惨遭遇。这些在废死派眼中是“虫豸”,不值一提。

  2、虚伪。从来不提如果自己周围的人遇到杀人犯、奸杀犯,自己该怎么办。由此可见,他们默认“自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而底层的社会治安状况与他们无关。试想,一群不会明白底层人生存困境的“法学精英”高举“废死”大旗,是多么的虚伪?

  所以白羽对于废死派永远是极力抵制的。甚至于会觉得这个人有大病。

  废死派告诉你,罪犯剥夺别人的生命是犯罪,法律不能以犯罪对抗犯罪。却不告诉你,法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稳定。一个不能维持稳定的法律,即使再正义,也不如一张擦屁股纸。

  废死派告诉你,死刑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冤案。却不告诉你,废除死刑一样也不能消除冤案。也不会告诉你,他们翻来覆去提到的冤案都是二十年前的。更不会告诉你,死刑早已被收回最高法院核准。

  废死派告诉你,判处死刑要反复核准,并且处以死刑的成本太高。却不告诉你,反复核准是为了减少冤案。死刑犯的长期关押成本更高。じ☆veWWω.ЫKメS.иEt✾ ั

  废死派告诉你,处死死刑犯不能解决问题。但或许死刑不能解决问题,却是可以解决有问题的人。

  那么。也就很难想象,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如今还能靠写书赚钱,这是多么让人觉得讽刺的一件事。

  所以这时候白羽内心里多多少少有些遗憾,就是犯人为什么没能杀死面前的斋藤通。

  当然这个想法总归是错的。毕竟在日本的法律条件下,现在的斋藤通就是赎完罪的无罪之身……

第六十四章 罪大恶极者[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