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二二章:禅位,传承,永远……(大结局)  唐朝最佳闲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七二二章:禅位,传承,永远……(大结局)[2/3页]

  二人过的很是恩爱,而皇后的脸上也是赤果果的挂着满脸的幸福。

  而李元吉,已经消失在朝廷视线中太久太久了。

  神元二十年,正旦朝会,身为皇帝的李元吉这才露了一面,精神头看起来比之前更加好了,身体似乎也更壮了。

  本以为锻炼了一年的太子,将会在这次的朝会过后被收回监国的权力,但是结果让大臣们失望了。

  很多事情,都是太子在做的,说是皇帝主持的朝会,实际上说是太子在操作也不为过,李元吉就像是个吉娃娃一样的出现在大殿中,然后走着流程,对于这些政事,显然没有之前上心了。

  朝会结束了,李元吉并没有收回李承光监国的权力,太子监国依旧还要持续下去,还要多久?没人知道,或许还要几年,或许还要很久,或许要一直这样到太子登基。

  大臣们摸不准,也想不明白,但唯一在众人心中敞亮的一件事情就是,太子在登基之前,完全可以无缝对接。

  而在这一年内,太子也提拔了一些自己人,虽然这些人现在还不够资格登上高位,但那不是早晚的事吗?

  皇帝并没有制止,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事情是皇帝允许的。

  而这最大的结果是什么?还是那句话,无缝对接。

  有太子罩着,有皇帝的默许,他们可以提前进入一些重要部门,接触到重要的职位,去适应,去习惯,他们有时间,也有资本,他们没有什么好怕的,他们所缺的,只是资历,只是等太子登基,然后等他们在官场混了一二十年,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内阁了。

  另一方面,太子也在朝中收割着自己的人脉,一些有能力的,又有人品的,都是李承光拉拢的对象。

  面对太子如此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皇帝同样没有任何的表示,难道皇帝已经被架空了吗?

  显然不是,至少内阁大臣们很清楚李元吉的计划,所以架空是不存在的,他们甚至经常跑去跟李元吉汇报太子的所作所为,以及官员中的议论。

  只要皇帝开口说上一句话,这些内阁大臣们绝对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皇帝,太子?没登基之前,你又是谁?

  现在有皇帝罩着,所以大臣们听你的,可皇帝若是不罩你了,你又算哪根葱?

  好在这种事情并没有真的发生,李元吉没有为难大臣,李承光同样也能理解这些大臣,也并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因为对于李承光来说,父皇对于内阁大臣们的这一番安排,同样也是他需要学习的地方,因为将来的某一天,他也会用到同样的方法。

  这并非大臣们的不忠,而是为了选择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必须要走的流程,这是对整个大唐负责,是对整个民族的负责。

  神元十九年的税收终究还是没有突破千万贯,但是在接下来的神元二十年,朝廷总税收却是一脚踹破了千万贯的大门,这与李承光的励精图治离不开关系,同样也与李元吉的全面布局离不开关系。

  为此,李元吉整整布局了二十年的时间,准备了整整二十年,才有了现在结花开果的这一刻。

  现在的唐人,是幸福的,但他们所享受的幸福,却是父辈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滴一滴汗水走出来的。

  太子监国,从神元十九年开始,走完了神元二十年,整整两年的时间,两年间改变了很多人和事,李承光也更加成熟了,也更像一个当权者了。

  当时间迈入神元二十一年正旦之前的半个月,李元吉再一次的与李承光促膝长谈了一番。

  这一次,父子二人谈论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说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李承光知道的,不知道的,当父子二人结束谈话的时候,李承光整个眼眶是通红的,这一天,他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又坚强了多少次。

  这一天,他更加佩服自己的父亲了。

  神元二十一年,正旦大朝会。

  这一次的朝会,改变了以往的流程,朝会刚一开始,便是一道圣旨从天而降,念这道圣旨的依旧还是宋忠,这个皇帝最信任的贴身人,虽然他只是个太监。

  这道圣旨并非别的,而是一道禅位圣旨,四十六岁的李元吉,将自己的皇位让给了刚刚二十二岁的太子李承光,将于一个月后,二月二举行登基大典。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迅速的传至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无数人为其落下了眼泪。

  皇位的更迭,往往意味着皇帝驾崩了,虽然是禅位,但更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是误认为皇帝的身体不行了,大限不久了。

  而对于这个皇帝,他们是真心的钦佩的,毫不过份的说,大唐九成以上的家庭,都有一道李元吉的长生牌。

  关于李元吉的身体,官府也进行了解释,虽然他们自己也是一脸懵逼,不知道到底是咋回事,但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们必须要解释。

  唯一知道真相的,除了李元吉与内阁之外,多了一个李承光。

  正旦前半月的那次谈话,李元吉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了。

  禅位,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李元吉想趁着现在自己还不算太老,还没有昏庸的时

第七二二章:禅位,传承,永远……(大结局)[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