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章 直接证据  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64章 直接证据[1/3页]

  朱棣茶杯才刚刚放下,秦政学随时奉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出来的证据。じ☆veWWω.ЫKメS.иEt✾ ั

  “臣有证据,臣的这证据可证明,永乐二年会试之时,陈瑛因何秦侍讲的赌注,于是安排了袁氏布行的东家卖给了曾啓几人能在几个时辰之后自动消除的墨汁,事情败露,陈瑛威逼利诱,让袁家一力担下了罪责。”

  早在这个事情刚发生时间,秦锋就知道此事和陈瑛有关了。

  只不过当时,朱棣刚刚即位,需要陈瑛这种人挡在前面,为朱棣肃清心怀不轨之人,坐稳江山。

  朱棣坚定不移非要留着陈瑛,秦锋只能咽下这口气,等日后再报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掌握了关键证据,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完全没必要急于一时。

  这不,没多久不久寻到了机会。

  秦政学既已开了口,朱棣自不会随便打断。

  而秦政学好不容易寻到了这个机会,当然要一股脑把该说的都说了的。

  不用朱棣多问,秦政学随之又道:“永乐元年,陈瑛弹劾盛庸怨诽,而当时朵颜三卫至京正商议辽东问题,盛庸也不过是提了些反对意见,之所以会陈瑛弹劾,不过因陈瑛看上了盛庸在城外的一块地。”

  对于盛庸,朱棣的确有难容之心。

  只不过,现在要治罪陈瑛了,所有一切恶事都可往陈瑛身上归咎了。

  毕竟,自盛庸自杀到现在,一直有风言风语说,是朱棣没有容忍之量,故意逼死了盛庸了。

  找到由头推到陈瑛身上,正好可摘出朱棣,朱棣又何乐而不为。

  说到此,秦政学微微停顿。

  他虽如仕途,但也知道,陈瑛弹劾的那些人,又何尝不是朱棣在借刀杀人。

  他以为此由头充作陈瑛的罪证,朱棣但有不满,那他后面的肯定是要省了。

  可观察朱棣,嘴角略带笑意,未见一丝不快。

  秦政学酝酿了一下,这才紧接着开口,道:“永乐二年,弹劾曹国公弟李增枝多置庄产,蓄佃仆,意叵测,曹国公知情不报,不臣不谏,欲谋不轨,其根深之因,不过是因为李增枝的家仆和陈瑛的儿子陈朔在街头起了冲突。

  当然,李增枝仗着身份的确有大置田产,蓄养家仆之举,而曹国公的确也有知情不报的嫌疑,是否有谋不轨,还需再做调查,绝不能轻易认定。”

  李景隆虽曾作为征北大将军,在靖难之役和朱棣两军交战过。

  但李景隆所率的五十万大军,基本是在给朱棣送人头,胜少败多,若非李景隆这么折腾,朱棣的靖难还不能这么快取胜呢。

  更何况,李景隆还曾开了金川门,迎了燕军进城呢。

  相较于盛庸,朱棣对李景隆可没那么大仇恨。

  留着李景隆,朱棣时刻都能想到他在靖难之时的雄风。

  唯一的一点,李景隆仗着开了金川门的功劳,平日里所行的确尽显居功自高。

  当然,相较于一些靖难出身的勋戚还是略差一些的。

  不管如何,这样的人都是朝廷最

第164章 直接证据[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