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8章 永乐之痛  岳飞再世,武穆称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88章 永乐之痛[1/3页]

  宋徽宗崇宁四年二月十七,岳飞两周岁的第三天,丑时正二刻,现代时夜间凌晨三点四十二分。

  岳飞本来想了解一下永乐城大败的原因,并没有期待沈博毅能够给他一个全面的回答,别说是沈博毅,就是所有人加在一起,也不可能对永乐城大败给出一个高度的解剖,认识到失败的根源。じ☆veWWω.ЫKメS.иEt✾ ั

  毕竟他们的认知水平不高,即使再多的人累加,也不能有质量上的飞跃。

  岳飞在穿越之前特种兵战略培训的时候,曾今将永乐城的失败作为一個范例反复分析和探讨过,得出的结论肯定超过宋时人和后人的认识很多,但是岳飞依然并不满意。

  因为在那个时候,内外条件都是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即使认识到问题在哪里,当时的人力物力条件没有肯本的改变,也对那场战斗的结局不能彻底改变。

  比如,哪怕宋时人在那里建造一个能驻军十万的大城,能够保持宋军援军和粮草的畅通,随时进行补充,里面有充足的水源,那场战争也依然不过是一场旷日持久劳民伤财的消耗战。

  即使打成平手,也是最好的结局,在西夏举国出动全力进攻面前,稍有失措,就是失败的结局。

  最大的问题,就是宋朝的这种比较激进的策略,只是变法派中一部分人的主张,而更多的人没有那种热衷、不支持、甚至反对这种挑起边衅的做法。

  送朝廷的内部的这种不同主张、主张不同导致的派系倾轧,会直接反映在边关政策的摇摆不定上面,也就是说,是不是要建立和防卫永乐城,都有是坚定、有时犹豫、有时反对。

  何况即使一如既往的坚定,没有相应的能力配套,也依然无法落实到永乐城的防守上面。

  西夏围城起见,沈括等人想去增兵和运送粮草入城,而一直被西夏人隔阻在外,就是例证。

  其实,这里有一个最深层的原因,就是那个永乐城虽然重要,也只是对宋朝扩大影响和边关安危重要,却远远不能威胁宋朝存在和安全。

  也就是说,那些求稳的官员,可以不用担心永乐城是否存在。

  反观西夏,永乐城的建立等同于在他们的咽喉之处安放一个巨大的闸门,是他们呼吸进食的毕竟之路,一旦关闭,不是憋死就是饿死。

  对这种咽喉要地,他们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拼死夺回来。

  即使暂时不死,如鲠在喉的感觉,也太难受了,所以,他们的心态就是灭此朝食,与驻守永乐城的宋朝军人不共戴天。

  对永乐城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同,也导致了双方行动上的差异;而宋方主帅和将领的应对失措也起到了加速作用。

  岳飞对这些东西,之前就都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他问沈博毅,就是想了解一下具体经过,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沈博毅的认识。

  在岳飞的战略思考和长期蓝图中,西夏也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因素,用什么方法解决是第二层次的问题,而且西夏也不是主要敌人。

  处于这些考虑,虽然沈博毅的回答太多详情,超过了岳飞问题的预期,岳飞也没有打断他,而是津津有味的聆听起来。

  文化人就是不一样,沈博毅竟然将当时的情况描述得活灵活现,很是吸引好奇心贼强的岳飞,所以时间虽然花费得多了一些,但是没有人觉得枯燥,哪怕程颐这个老头儿,也毫无困意。

  沈博毅继续讲古,特别提起那个徐禧,一脸无奈,还有恨铁不成钢。

  岳飞估计,他也就是出于对死人的尊敬,否则早就骂他了。

  再说,那种自己把自己蠢死的人,骂也是白骂,如果骂骂就管事让他改邪归正,也不至于蠢死。

  沈博毅说:“那个徐禧平常就喜欢对兵法高谈阔论,我看他比战国时期的赵括还严重,论及西北边关战事,他总是这样说:‘西北可唾手取,恨将帅怯耳!’意思是说,西北边境那些对手都是小儿而已,拿下他

第188章 永乐之痛[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