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三章 索然无味  北宋大相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百四十三章 索然无味[2/3页]

  称“过堂”。

  《唐樜言》中记载:“宰相既集,堂吏来请名纸;生徒随座主过中书,宰相横行,在都堂门里叙立……状元出行致词,又拜,答拜如初。”过堂前,相关官员会收取“毕业生”的名纸,然后仍由状元致辞,其余进士依次自我介绍并致谢。

  科举考试增加殿试之后,所有毕业生都成了“天子门生”,此前向主考官谢恩逐渐变成向皇帝谢恩,俗称“朝谢”。宋代,皇帝为防止座主与门生结为朋党,明令禁止新科进士向主考官和宰相谢恩,亦不准自称“门生”,以后谢恩、过堂仪式都逐渐衰落。

  清代的进士在朝谢之外,还要专门赴国子监和孔庙拜谒孔子。

  届时,状元还会率领所有进士拜谒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司业(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有两名)。三位“校长”分别给状元、榜眼、探花进酒并簪金花,其余进士由“校长”的属官进酒并簪红花。

  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记载:“新进士释褐于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谒簪花礼。”这一“簪花”仪式,与我们的“拨穗”颇为相似。じ☆veWWω.ЫKメS.иEt✾ ั

  师者终其一生,只为“传道受业解惑”,故无论是“谢恩”“过堂”,还是“朝谢”“簪花”,都体现着中国人尊师重道的优良美德。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如此“大喜”,怎能少得了觥筹交错、对酒当歌的“散伙饭”呢?自唐代以来,科举分设文武两科,故而“散伙饭”也分为文武两类。

  文科设有“鹿鸣宴”“琼林宴”等。鹿一直来被视为仙兽,意象为难得之才。鹿鸣宴始于唐代,用来表示皇恩浩荡和对人才的器重。宴席中会演奏诗经《鹿鸣》曲并朗读《鹿鸣》词以活跃气氛。宋代范成大曾用“岷峨钟秀蜀多珍,坐上儒先更逸群”来描写鹿鸣宴的热闹景象。

  “琼林宴”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宴席设在汴京城西的皇家花园“琼林苑”,俗称“琼林宴”,也称“闻喜宴”“恩荣宴”等。黄梅戏《女驸马》中“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中提到的“琼林宴”便是这个。

  武科设有“鹰扬宴”“会武宴”等。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是取“武如鹰之飞扬”之意,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会武宴”是武科殿试放榜后,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的欢庆宴会。宴会赏武状元盔甲、腰刀等,另外诸武进士赏银。与鹰扬宴相比,会武宴的排场更浩大,可谓群英聚会。

  除了官方操办的“散伙饭”,“毕业生”们自己也会筹办宴会,尤以唐代的“曲江宴”为胜。曲江宴更贴近现代的散伙饭,吃完这顿,学子们就各奔东西了。故曲江宴也称“离会”,晚唐诗人杜荀鹤曾在曲江宴后感慨:“日午离筵到夕阳,明朝秦地与吴乡。”

  唐代不仅出现了“毕业旅行”,还出现了专门筹办相关旅行业务的民间“旅行社”——“进士团”:一群长安的自由职业者,为毕业生们安排“毕业”之后的种种活动,收取一定费用。

  《唐摭言》中记载:“所以长安游手之民,自相鸠集,目之为‘进士团’……人数颇众。其有何士参者为之酋帅,尤善主张筵席……由是四海之内,水陆之珍,靡不毕备。”

  会试在乡试次年春季举行,俗称“春闱”。考中的学子参加殿试,殿试仅由皇帝重新排名次,不落榜。故会试后,“成败”便尘埃落定,毕业旅行也常在春天进行,目的地以曲江为多。孟郊《登科后》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指的就是他个人的“毕业旅行”了。

  在“毕业旅行”中,进士团会组织新科进士赏春花、尝樱桃、瞻佛牙、打马球,这些旅行项目不仅释放了寒窗苦读的压抑,也吸引了长安城中众诸多政商两界的名流大咖前来围观,不少人打起了给女儿选对象的“小算盘”。

  宋乾德二年置,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城西。苑东南堆有一座高几十丈的假山,山上建有楼阁,山下铺设锦石道路,并辟有池塘。苑中大部分地段都种植岭南、江南进贡的名花,还设有射殿和球场。苑中以植物景观为主。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后泛指京都宴请新进士之所。

  今天,就是琼林宴的日子。

  陆垚今天起的比较早,昨天和两位夫人游玩回来后,陆垚却是选择了在自己单独的房间休息,为的就是好好准备今天的琼林宴。

  要知道,这次科举考试当中,最为出彩的,应该就是陆垚了。虽说,从名次上看,陆垚只不过是第三名的探花而已,远远没有前两名的苏轼和曾巩分数高。更何况,虽说陆垚之前也是作诗高手,但是他更多的是在商业方面有所建树,所以不管是学子们还是百姓,更多的都觉得陆垚应该是个商业高手,而不是文坛大家,即便是苏轼和曾巩已经认定了自己的文学水平,但是其他人未必就这么想,在他们看来,陆垚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比起苏轼和曾巩,还是稍逊一筹的。

  即便是如此,陆垚获得的是探花的名次和成绩,肯定也是会有很多人不服气的。当然,让陆垚真正成为众矢之的的,是皇帝赵祯给他安排的官职。正二品,枢密副使。

  这二品官员,之前可是从

第五百四十三章 索然无味[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