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72.带头大哥不好当5[1/3页]
两年后,“信义和”在草原上已经是鼎鼎有名。
而喀山部族的地盘上也建起了一座城。
这座城,由“信义和”主张,王爷大力扶持,其他商号也纷纷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就这样在草原上建起了一座城。城门口是三个字“买卖城”。
这可是旷古未有的事情!
草原人一向是逐水草而居,一顶蒙古包就是家,走到哪里,家就在哪里。游牧民族本就不需要城市。
但是,“信义和”来了之后,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信义和”不止是一家普通的商号,它不止是买卖东西,还促成了“买卖城”的建设,还教给了附近的人很多新鲜事儿。
譬如喝茶,如今草原上的牧民们,已经离不开茶叶了。饭后,大家习惯烧一壶茶,一人捧一碗来喝,饭后饮茶已经成了草原人一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不止是茶叶,“买卖城”里每个月都会多了新鲜的货物过来,新的商铺不断地被建起,卖茶叶的,卖绸布的,卖首饰的,卖酒的……近来南边乱起来了,卖铁器的,卖盐的都光明正大地来了。
从前草原人听说过在汉人地界,城市里是如何繁华,那是遥远的传说,但是,现在,传说到了眼前,草原也有了城市了。
当初商铺越来越多,“信义和”连饭庄、旅店、镖局、车马行也都建起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商人闻讯而来,人气很快聚拢。但是,也招来了盗匪惦记。
虽然说“信义和”镖局的人十分勇猛,屡次杀退了盗匪,可是,老被盗匪惦记,也是烦人。后来“信义和”的东家就提出来要建起围墙,城里还要设“巡防营”,王爷就警醒了,这是要建城?
草原上可没有建过城,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建,怎么管。好在,“信义和”的东家就找了不少老家的族人来,还雇了些工匠过来,王爷也组织了草原上的壮汉来帮忙。
当然,工钱不用王爷出,由商会支付。这商会也是“信义和”商号倡导,多家商号加入形成的。不然,光“信义和”一家出钱建城,那可就捉襟见肘。じ☆veWWω.ЫKメS.иEt✾ ั
外人不知道,“信义和”的钱是哪儿来的。池瑞可是把山寨兄弟们在外地“做买卖”的钱给挪过来了。而且,不光是钱,人也一步步地挪过来,有的进了商号,有的进了镖局,还有的进了“巡防营”。
有些兄弟一开始来的时候,还犯嘀咕,好好的山寨,为啥丢了,跑到草原上来,人生地不熟的,能有前程吗?
可是,等来到草原后发现,在这里讨生活,更惬意舒爽!一群性子直爽的大汉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别提多快意!远强过此前,躲藏在山里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虽说有些人对改名换姓不太高兴,但是,想想以前做山匪时候常常防备官府剿灭,那日子,也是有今天,没明天。比较起来,现在还好些。
至于城市的名字叫什么,众人也是各执一词,后来池瑞提议,就叫“买卖城”。他解释,这是一座商人建起的城市,因为做买卖才建的,就叫“买卖城”。
王爷也同意了,毕竟,他是草原部族的王爷,习惯了住蒙古包,管一个城,虽说城不大,可也不会啊。
而且,他寻思着,自己要住进城里去,那自己算什么,是个城主啊,还是个部族王爷啊?算了,反正也是商人们建的城,商人们自己管着,也好。反正,税收还是自己的。商铺的租金也有自己的份儿。
草原上这座城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孤零零,但是,自有一帮好手在护卫着。而且,临近的蒙古包里的人,在有盗匪攻击城池的时候,看到城上的烽烟,也会骑马赶来救援。
所以,“买卖城”的安全还是可以放心的。
有商机的地方,四面八方的人就会聚拢过来。“买卖城”建起的第三年,这里养骆驼的,卖马的,卖牛羊的,卖皮货的,贩茶叶的,都出了名。
尤其是从南边贩运茶叶过来卖,从草原贩运马匹到汉人的地界去卖,这两种买卖格外出名。所以,汉地商人到草原的这条商路,也被称为“茶马之路”。
这一年,南边乱了,汉人的江山风雨飘摇,表面看,还有个朝廷,朝堂上还有个皇帝,但是,内里,已经是四分五裂了。
邓械见了池瑞就跟他说,“大哥,若是我们还在汉地,说不定现在也扯起了义旗,拉一只队伍出来,说不定大哥也当个什么王,兄弟们也捞个将军当当。”
“就我们几百个人?”池瑞问他,“若真遇上大战,不够给人塞牙缝的!自古以来,一将功成万骨枯。那是一条血染的路,我们不想拿兄弟们的尸骨给我一人垫脚,且不说爬得上去,爬不上去,就说,让兄弟们的血成全我的功名,我池某人,当不起。”
说着话,池瑞却是盯着对方的眼睛看,唇边略带笑意,但笑不及眼底,邓械被说破了心思,讪讪地敷衍几句,离开了。
但是,池瑞知道,邓械的求功名的心思一旦起了,很难按下去,只怕他什么时候还是会出去找他的好出路。
人各有志,不能相强,若是他要离开,那便由他去吧。
后来,邓械果然悄然离开了,只留了一封书信,说是去投义军
72.带头大哥不好当5[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