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41章:出兵攻蜀[2/3页]
设学堂和夫子授课的费用,国家出资八成,当地县衙出资两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义务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长久的工程,也许一两年看不到什么变化,而且还要花很多钱,会被目光短浅之人诟病,但这是国家层次的大工程,若是一直谈钱,那就是俗气了!
等十年二十年再来看,义务教育有了成效,当年学习的孩子们全部识字,就算他们成不了国家栋梁,但他们认字有了知识,便有了信心甚至是野心,他们会培养自己的下一代。
以前的他们,是没有选择,根本无法学习。等将来,他们的孩子有了机会,他们就算是累死或者饿死,也要培养自己的孩子,这是流淌在炎黄子孙血脉中的望子成龙。
所以教育乃是百年大计。
第二把火,林秀成立反贪污司,彻查天下贪官,现阶段,反贪污司交给魏忠贤暂管,并列于东厂。
这把火可把满朝文武吓得半死,很多人都抗议。因为这样烧下去,不知道会牵连出多少人。
就在百官忧心忡忡到时候,反贪污司的出现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对什么官员动手,让百官心安了一些。
就在百官渐渐以为,这个反贪污司只是噱头,是太子树立口碑的手段时,魏忠贤动手了,直接对尚书令月夕山下手,动作又快又准又狠,抓了一只大老虎,同时也威慑了满朝文武。
反贪污司是噱头?
怎么可能。
杨霜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但是大贪且不做事,那可不行!
既然官员们无法自律,那就用屠刀威慑他们,东厂配合反贪污司,就看贪官怕不怕。
至于第三把火,则就平常了一些。
杨霜下令组建了贸易司,负责海外贸易。
周瑜在渤海湾督促海船的建造,计划争取明年下半年,就开启航海贸易。此次航海兵分两路,一路下南洋,寻找红薯,一路去南美洲,寻找玉米和金矿。
这三火烧的非常旺,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大隋朝堂,又恢复了涌动。
……..
一晃过了半年,时间来到了开皇四年的五月。
四路隋军彻底将大唐收服,基本解决唐国境内的敌对势力。
至此,大隋整体国土面积扩充一倍。
杨霜和隋皇商议过,一致认为要重新划分区域,经过户部等部门的出谋划策,报批隋皇,最后确定了大隋将划分成八道,三百二十个州。
接下来,要忙的事情太多。
派遣观察使巡视各道,各州刺史的选拔等等,国土面积的扩张,让整个国家机器忙碌起来。
所以攻打蜀国这件事,自然无人提及。
………
时间飞逝。
很快来到了开皇五年的夏末。
周瑜从渤海造船厂赶回了京都,面见了杨霜和隋皇。
接下来,周瑜将亲自乘船出海,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对于这次行程,他是非常兴奋的,因为他对外面世界的认知,都是源自杨霜的讲述。这次有机会亲眼去看看,他是跃跃欲试。
杨霜勉励了周瑜,并提前祝贺他满载而归。
在京都呆了两天,周瑜离开,踏上了新征程。
距离灭掉唐国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经过这一年来的忙碌,三百二十州基本恢复了安定秩序,百姓安居乐业。
要提的是,新税收在魏地和唐地推行的速度较快,已经全面普及,这就是破而后立的效果。
反观大隋本土推广,虽然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但一些偏远地区还是受阻,不过影响不大了,新税收改革基本完成。
而义务教育的推广也在普及,虽然氏族大族都抵触这件事,因为教育是他们保证自身家族利益的手段,是他们掌控仕途的途径,现在义务教育让百姓都能读得起书,这些世家大族岂会愿意?
所以前半年,义务教育的推广受阻,就算建立起了学堂,也没有人愿意教书。
为此,杨霜准备三个方法,一是编写合适的教材,传授拼音和阿拉伯数字。
二是定点培养老师。じ☆veWWω.ЫKメS.иEt✾ ั
三是谁敢阻止大隋的千秋大业,谁就是大隋的罪人,对待罪人,很简单,直接四个字:抄家灭族。
杨霜不喜欢乱杀人,但有时候,必须杀人才能以儆效尤。
到了今年,各地的义务教育都开始有起色,定点培养的老师前往各个学堂,让村子里响起了读书声。
另外就是大隋兵力。
现阶段,大隋在册人口有七千多万,总兵力达到了二百万。
其中七十万兵力驻守魏地,七十万兵力驻守唐地,剩下的兵力留守原本隋地,还是采用了府兵制,闲时操练,忙时务农。
当然了,现在大隋有的是钱,所以大部分将士还是以操练为主。
杨霜和隋皇并没有继续扩充兵力的打算,就算还有一个蜀国没有灭掉,也不用扩充更多兵力,接下来是追求战斗力和装备,而不是人数。
另外,杨霜知道府兵制有缺陷,但一直没动,就是因为现阶段,府兵制的优势大于劣处,将来等大隋真正的一统神州,府兵制才会改变,至于改成什么兵制,还需要好好谋划。
据密探调查,蜀国
第341章:出兵攻蜀[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