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12章 【各方势力】[1/3页]
夺清第212章【各方势力】
第212章【各方势力】
光绪比李鸿章慢了一天也就是9月17日中午才知道平壤城被兴华军占领,日军丢下一万七千人狼狈而逃。应召而来的翁同龢还没有走近,光绪就愤怒地说道:“你看看,你看看,这北洋军到底是在干什么?人家只用了四千人就灭掉了东洋鬼子一万七千人,将他们赶得逃回汉城。我们的军队倒好,先是在成欢被赶得逃回平壤。一万多人守平壤,一天的时间就被丢了。跑得倒是快,以前命令他们进军的时候,一天走三十里还说是疾进,说费了多少功夫。现在一天跑一百多里,他们倒不说什么了。朕真是被他们这群丘八气死了。”
翁同龢说道:“皇上息怒。这事还得仔细斟酌。日军、兴华军、我大清的军队战力可能存在很大的差距。”
光绪看着翁同龢,问道:“翁师傅,今天你怎么……。难道他们兴华军真的长了三头六臂,拥有金刚不坏之身,一个兴华军能以一当十打败日军,那不是以一当百对我大清军队?难道我大清的军队真的这么糟糕?”
翁同龢为难地说道:“老臣不知。但据成欢之战递回来的军报和《风雨报》上所刊登的,说明我大清的部分军队还是有战力的。与日军也算是平局,死伤人数相差不大。”
光绪马上接过话说道:“不就是吗?说明朕的军队之所以打败仗,只是因为那些尸位素餐的将军太无能,太贪生怕死。朕现在决定,先花十天时间整顿军队,将那些平庸的、怕死的将军全部出掉,然后谕令在辽东各军立即返回平壤,然后直趋汉城。”
翁同龢连忙阻止道:“皇上,人.家兴华军是敌是友都不知道,如果兴华军突然打击我们的部队怎么办?也许他们就是那个想两边得利的渔翁。”
光绪笑了:“哈哈,翁师傅,你多虑了。.他们几千兴华军就是真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当渔翁。翁师傅总不会把他们兴华军想象和我们大清国一样大吧?他们就是跟倭国也相差太大了。他们万里迢迢过来,一是为了我们大清国给他们一个名声,摘除头上那个顶‘莠民’的帽子,二是想从朕这里捞点赏赐。如果我们大清军队接管平壤,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光绪说的话虽然似是而非,但.他能说出这番话来说明他还是动了一番脑子的,这让翁同龢很是欣慰,就是不知道他的话是他自己想的还是谁告诉他的。翁同龢问道:“皇上,反攻朝鲜事关重大,如果我们将部队全部调往朝鲜,辽东怎么办?奉天又何人来守?又以谁为将?”
光绪不以为然地说道:“难道我堂堂大清没有统兵.之将?只要朝鲜在我手,辽东、奉天等地固若磐石。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从蒙古、甘陕等地调兵前往。”
听到光绪随口调兵遣将,翁同龢连忙说道:“是不是.请恭亲王来议一议?”
光绪脸色有点难看,心里道:如果恭亲王不反对,.朕还跟你谈?
光绪已经跟不.久前才恢复军机大臣职位的奕※#18211;谈过了,上面有关兴华军的说法就是这个恭亲王告诉他的。而且恭亲王反对光绪刚才所说的命令清军重新进入朝鲜反攻汉城。恭亲王奕※#18211;的意思就是让兴华军和日本人在朝鲜拼杀,等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等清军训练整顿好的时候再出兵。这让光绪很不高兴,觉得恭亲王和那些前线的将领一样没有胆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他才找翁同龢商量,不想翁同龢在这事上也不跟自己的思路走。
翁同龢见光绪不高兴,只好劝道:“皇上,朝鲜的事不在乎十天半月。现在兴华军和日本人已经交上了手,战事不会短时间平息。我们可以先派人跟兴华军联系,就算他们真的只需要去掉‘莠民’的帽子,只是要赏赐,我们可以答应他们。最主要的是我们先练兵,要养一支完全听皇上话的军队。”
最后这句话让光绪一下活动开了,通过平壤之役,光绪真正明白了兵贵在精不在多,如果自己手里有一万兴华军这种部队,何必去仰仗李鸿章?我是堂堂的皇帝,要在辽东练一万部队不难吧?不是说兴华军成军的时间不只有二年吗?朕就等二年又何妨?
他兴奋地说道:“翁师傅说的对,这事还得从长计议。”过了一会,他还是忍不住说道,“翁师傅,你能不能给朕推荐一个人,此人有本事又听朕的,还熟悉朝鲜的事务?”
翁同龢抬头看了光绪一眼,光绪此时正处在兴奋和憧憬中,全没有注意翁同龢的目光。翁同龢只好提醒道:“皇上,现在还不到时候。……,太后知道吗?”
光绪身子一下掉进了冰窟里,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翁同龢小声道:“只有先忍着,只要我们不输掉这场战争,就能恭请太后荣养,将来皇上
第212章 【各方势力】[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